【記者黃秀卿報導】鏗、鏗、鏗,清脆的擊石聲在山野間響起,4/4~4/7在埔里紙教堂舉辦的「不插電石雕創作營」,讓石頭的堅硬與創作家的堅持相互激盪,碰撞出藝術的韌性之美! 「不插電石雕創作營」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南投縣醉石創藝協會共同策劃主辦,是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重要的暖身活動。 位於臺灣地理中心的埔里鎮,今年5月4、5日即將迎來一場國際盛會—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這是自2018年發起、創辦7年以來首次在臺灣的鄉鎮地區辦理。鑒於亞洲是全球天然災害、地緣政治、種族衝突的熱點,面對氣候變遷與社會的急速改變,如何強化容受力、調適力與創新力就格外重要。主辦單位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因而以「韌性亞洲」作為今年高峰會主題,在行政院及各部會的支持,以及星展銀行(臺灣)、中華電信、公共電視共同策動下,透過峰會的辦理要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社創能量,也讓跨領域、跨國際的交流網絡能更縝密,增強韌性回應挑戰,為明日的亞洲尋找改變的契機。
在峰會舉辦前夕,「不插電石雕創作營」率先在紙教堂登場,這是2022年由一群愛好創作的藝術家自主發起,至今邁入第三屆,他們改變平時使用創作工具的習慣,暫離高耗能、高噪音的電動機具,改以傳統手工工具的鐵鎚、鑿子進行創作,回歸原始與單純,以不插電的形式呼應藝術對自然與生態的尊重。同時,每位創作者與石頭展開深度對話,找回手感的溫度,實踐減碳愛地球的藝術行動。
這樣的創作理念正好與「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韌性亞洲」欲探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符合,加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長期陪伴的魚池鄉內加道社區也正是石雕素人藝術家林淵的故鄉,因緣俱足下成就了這一場石雕營活動。 為擴大藝術文化交流的面向,今年石雕營特別邀請了三位在國際石雕創作領域知名的藝術家參與,包括國際雕塑創作營聯盟(ISSA)發起人及主席劉洋、日本的久保健史、新加坡的林序毅,台灣則有許慶福、張書瑋、張家銘、曾俊豪等藝術家,同時有近30位對石雕藝術有興趣的學生、創作者報名,學員有的來自部落,有的來自港澳,憑藉對低碳創作的熱情齊聚一堂,引發更多藝術激盪。
4月7日上午11:00在紙教堂舉辦石雕營創作成果發表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肯定不插電石雕創作模式呼應著世界的環保風潮,「這是低碳行動的實踐,過程中人與石頭的碰撞,是藝術韌性的展現;欣見國際創作者的參與,讓更多友誼與交流在這裡發生,也讓這樣的模式與理念更為傳播推廣。」 醉石創藝協會創會理事長許慶福則表示,藝術創作與環保永續其實可以融在一起,「透過手工創作的舒緩過程,藝術家可以享受慢慢琢磨的樂趣,屏除了電機器具的噪音粉塵,能更沉浸在自然環境中,過程非常療癒。」他感謝紙教堂提供美好園地,希望這樣具有永續精神的創作可以延續下去。
來自黑龍江哈爾濱、跑遍世界各地創作的劉洋老師,第一次參與這種綠色環保的創作行動,他認為這是種世界潮流:「重點不在作品的完成度,而是過程中的內涵與啟發,這是具有社會性、具有責任感的模式。」過往以大型創作為主的他,這次細雕慢鑿,一邊體會手作的魅力,一邊指導年輕創作者,展現傳承的意涵。 來自日本的久保健史老師,過去沒有用過鑿子、鐵鎚創作,首次體驗讓他感到新奇。尤其從日本神戶移築來台的紙教堂,恰好由他最喜歡的建築師坂茂所設計,他覺得自己的作品可以放在這裡與紙教堂對話,既開心又充滿緣份。 新加坡的林序毅老師則沉醉在集體敲打石頭的聲音節奏中,「少了電動機器的干擾,更可以感受自然的音律,完成什麼作品已不重要,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圓滿。」
這些風格成熟的知名石雕前輩,脫離日常的創作空間,在工具受限下,反而有更多突破與創發,他們靈活的變動與思路也帶給年輕學員啟發。來自澳門的台藝大學生陳靜薰,學習到很多課堂以外的經驗,「我對石雕的態度,對如何與石頭對話,都有很大的收穫。」
此次還有一座形似台灣的大型石雕,歷經4月3日的花蓮地震仍屹立不搖,被命名為「韌」,經由藝術家的集體創作,不同的圖騰一一被刻印在上,象徵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共榮的意象,也詮釋了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韌性亞洲」的精神。 不插電石雕營建構新的藝術對話模式,呈顯文化與藝術的韌性,讓淨零減碳的藝術行動融入生活,期待未來可以延續,讓更多人參與。圖/業者提供
|